晉劇名家走進大寧堂
發布時間:
2024-08-06
8月3日,由太原市晉劇院原院長、晉劇表演藝術家、國家一級藝術家武忠和太原市晉劇院原副院長,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晉劇代表性傳承人、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、丁派藝術的繼承人閻慧貞兩位老師攜26位名家名角一起走進大寧堂,聆聽中華老字號的歷史,參觀國藥大寧堂廠區,體驗“前店后廠”的傳統經營模式,并進行"國粹國寶心連心"座談。
大寧堂董事長馬里貴在座談會上說,戲曲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,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與沉淀,一直以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它融匯了文學、音樂、舞蹈、表演等多種藝術形式,呈現給我們了一幅幅美麗而深邃的藝術畫卷。
座談會上,與會名家紛紛題詞留下墨寶,會后還專門登臺獻唱,大寧堂全體職工、家屬及部分戲迷朋友共同欣賞了這場“視聽盛宴”和“文化大餐”,領略戲曲的獨特魅力。
活動現場,戲曲名家們演出了豫劇《花木蘭》片段、《四千歲》選段;晉劇《趙氏孤兒》及《空城計》選段等經典劇目,各位老師精彩絕倫的演出深深吸引了到場的職工、家屬及戲迷朋友,贏得了觀眾的接連喝彩和陣陣掌聲。
本次活動由太原大寧堂藥業有限公司主辦,山西傅山中醫藥學會、山西傅山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協辦。
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,強調“道法自然、天人合一”,“陰陽平衡、調和致中”,“三因制宜、辨證論治”,“大醫精誠、懸壺濟世”,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優秀內涵,為中華民族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啟迪和堅強保證。
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,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,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。戲曲文化和中醫藥文化完美碰撞,擦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豪感和滿足感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,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,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。
這次活動,把戲曲舞臺搭在企業內,把歡樂送到職工心坎上,讓廣大職工在豐富了精神文化的同時,還享受到了戲曲文化的樂趣、陶冶了情操,讓廣大職工近距離接觸了晉劇、豫劇等藝術,感受到中醫藥文化和戲曲文化的緊密融合,學習欣賞不一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提高自身藝術鑒賞能力和水平,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,讓老藥工和老藝術家思想交融,進一步增強彼此文化自信,讓職工真正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,喜歡它、自發傳播它、甚至是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創作、改進和融合中來,將大寧堂傅山中醫藥非遺和戲曲非遺文化發揚光大,攜手并進,這樣傳統文化才能更好地被繼承和傳承下去。
附:晉劇名家演出名單
金小毅:山西省晉劇院,國家一級演員
陳轉英:山西省晉劇院,著名青衣表演藝術家,國家一級演員,獲得山西省梅花獎。
劉建平:山西省晉劇院,著名青衣表演藝術家,國家一級演員
郭愛愛:山西省晉劇院,國家一級演員
牛金良:太原市金良豫劇院院長,全國豫劇非遺傳人一級演員
胡瑞麗:太原市金良豫劇院副院長,常派傳承人,國家一級演員
王效珍:山西省晉劇協會主席,國家一級演員
秦巧蓮:山西省晉劇院,"杏花獎"得主,優秀小生演員
王海明:太原市晉劇院,優秀老生演員
朱建軍:山西省晉劇院,國家一級須生演員
閆潤蓮:山西省晉劇院,國家一級演員
王春海:山西省晉劇院,國家一級演員
胡來順:太原市金良豫劇院,國家一級演員,豫劇名家
郝翠香:山西省晉劇院,國家一級演員
李繼榮:山西省晉劇院,國家二級演員
宋青青:太原市金良豫劇院,國家二級演員
馬建霞:太原市晉劇院,國家優秀須生演員
石海平:柴村晉劇院院長,國家二級演員
梁美珍:柴村晉劇院,國家二級演員
楊永生:太原實驗晉劇研究院,國家二級演員
方 建:山西省晉劇院、國家二級演員
馬一針:太行山名醫
張志梅:河北晉劇名家
相關新聞